「全球東方」視野下的「華語語系」文化
─臺灣、馬來西亞東南亞華人文化學術會議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google
分享在 twitter
分享在 linkedin

「全球東方」視野下的「華語語系」文化
─臺灣、馬來西亞東南亞華人文化學術會議

    本中心基於「全球東方」(Global East)的視野和自我認知,以「華語語系」概念切入,將研究視野從傳統的「漢學」(Sinology)與「中國研究」(Chinese Studies),擴大到全球各地的「華語語系」文化社群。鑑於中心研究成員的國際連結網絡以及「多元漢學」的訴求,歐美和東南亞即訂為兩個主要的研究場域。自2018年開始運作之際,本中心就先後舉辦「東南亞漢學高峰會」與「歐美漢學高峰會」,致力與上述區域從事漢學、中文、華人文化研究的學者建立連結,以利日後進一步的學術合作。2019年接續舉辦「歐美漢學青年學者論壇」與「東南亞華人文化國際論壇」,更為深化本中心在此兩個區域的學術耕耘。

    同年原擬於2020年與馬來西亞拉曼大學合辦第二屆的「東南亞華人文化國際論壇」,邀請國內相關研究學者赴馬來西亞舉行此會議。詎料2020年爆發新冠肺炎,時至下半年馬來西亞疫情未見好轉,遂擬延至今年四月舉行,然而開春之後馬方疫情仍然嚴峻,故轉為線上和實體並行的方式舉辦會議,並改名為「臺灣、馬來西亞東南亞華人文化學術會議」,於4/10-11在本校井塘樓召開。本次會議國內學者有本中心副主任暨「華人宗教性研究群」研究員蔡源林、「華人宗教性研究群」研究員邱炫元、「華人思維模式研究群」研究員藍適齊以及博士級研究員葉先秦,此外還有台灣宗教學會理事長陳美華,另有兩位任教於台灣大學院院校的馬來西亞籍學者: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主任林開忠、台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助理教授莊仁傑。馬方則以拉曼大學中華研究院師資為班底,有副教授鄭文泉、助理教授兼研究部課程主任陳愛梅、副院長陳中和、中文系助理教授兼系主任及博士生釋開諦(與中文系系主任杜忠全聯名發表,釋開諦為第一作者)、助理教授黃麗麗、助理教授兼副院長林良娥。另外也有來自馬來亞大學的兩位學者:文學院院長黃子堅、歷史系高級講師陳妙恩。除了邀集上述馬來西亞學者發表論文,馬方聯絡人鄭文泉教授特邀數名當地在華人文化方面學有專精的學者擔任評論人和主持人。包括著名媒體評論人和社運人士,同時也是雙威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教授的黃進發;此外尚有博特拉大學中文專業副教授林春美、華社研究中心主任詹緣端、馬來亞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潘碧華與同系高級講師吳益婷、彭亨佛教會第一副會長黃先炳等人。

    本次會議吸引近五十人報名,現場出席亦堪稱踴躍,共發表十五篇論文。第一天首場為「伊斯蘭與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由蔡源林發表〈中共「一帶一路」倡議與馬來西亞的伊斯蘭新論述〉,指出透過中國「一帶一路」以馬來西亞為伊斯蘭市場開拓的重鎮,當地華社過往的負面伊斯蘭論述可望得到翻轉。陳中和的〈多元宗教社會的族群關係:初探馬來西亞伊斯蘭法律對華人生活的影響〉則回顧伊斯蘭政策對社會整體造成的影響,並實際列舉若干案例說明其如何影響華人生活;第二場次主題為「馬來西亞華人的時空意識」,藍適齊〈「紀念」二戰:比較馬來西亞和臺灣華人的歷史記憶〉比較不同地區的華人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歷史記憶,探討不同地區的華人,對「自我」主體性的相同和相異之處。黃子堅的〈馬來西亞華人的史學〉按不同議題的類別回顧研究馬來西亞華人史的著作,除了台灣學者較為熟悉的若干中文書寫的華人歷史,也介紹英文與馬來文世界的相關研究,本文也充分指出在馬來西亞使用不同語言的歷史研究者之間及其反映的觀點存在已久的隔閡,他認為這般隔閡應予突破;第三場次是「馬來西亞漢傳佛教的全球性與在地性」,陳美華原先擬研究佛光山在馬來西亞的跨界發展,後改為發表〈台灣視野的東南亞離散(Diaspora)論述分析:以台灣出版的期刊論文和博碩士論文為論域(1990~2008)〉,主要為文獻回顧,在此時間段內有不少台灣的東南亞研究以離散論述為視角,反映當時的學術潮流以及對東南亞華人的某種大中華想像。釋開諦和杜忠全則發表〈從檳榔嶼極樂寺與鼓山涌泉寺的淵源看其近現代的轉型與變革〉,爬梳檳城名剎極樂寺的歷史及及與福州鼓山涌泉寺的法脈傳承關係。第四場次是較少人涉及的「馬來西亞華人基督教」,陳妙恩的〈新應許地:馬來西亞的基督徒聚落〉引用許多第一手資料爬梳福州衛理公會在實兆遠和詩巫的歷史。葉先秦發表〈多元文化主義脈絡下馬來西亞華人以及華人基督徒的身份認同:從「文化識別」的概念談起〉,除了論及身份認同問題,並對宗教與族裔等值鍊理解提出省思,順帶提及在馬來西亞進行田野調查需再思報導人代表性是否充足,以及瞭解當地不同世代華人對某些事件理解上的分歧性。

    第二天首場主題是「東南亞華人的移動與身份認同」,邱炫元發表〈台灣印尼華人的移居歷史與認同經驗初探〉,本文以在台灣建立事業的印尼華商為出發,從族群與移民企業家才能(ethnic/migrant entrepreneurship)的理論、視角檢視各個不同的印尼華人遷居回到大中華地區的階段來到台灣的印尼華人,如何在台灣生根。林開忠的〈形塑河婆意識:柔佛河婆文物館探究〉透過柔佛州河婆同鄉會及其創立的河婆文物館來說明華人文化建構的內外部影響力量,他認為此文物館的設置除了展演柔佛本地的河婆文化,另一方面借用透過跨國互動交流而引入原鄉的歷史片段,構成一個即強調華人/中國性,又凸顯華裔馬來西亞性的混合文化形態,以抗拒國家所施加的教育、文化、語言文字對華人的打壓;「華人文化與宗教的研究及其方法」場次有三篇論文,莊仁傑的〈新山華人開埠故事的形塑與流傳〉是一篇歷史人類學之作,通過考察新山開埠故事的情節,考證編纂者的身份,追溯故事建構的目的,探尋故事的傳播和影響,追溯故事演變過程當中所體現的新山社會、政治和經濟變革。陳愛梅發表〈拿督公與仙四師爺之比較研究〉,除了比較兩位馬來西亞在地神衹,也透過實地田野調查,指出大伯公並非如許多研究者所認為是馬來西亞的神衹,而是有其唐山根源。鄭文泉的〈馬來西亞薛文舟對孟子心學的擴充發展〉從馬六甲薛文舟碑刻的孟子學意涵視角出發,處理馬六甲青雲亭第二任亭主薛文舟對歷來孟子學「盡心」、「知性」、「知天」導致的「歷史性」 缺失問題進行回應;最後一個場次主題是「馬來西亞中國文學與馬華文學」,由黃麗麗發表〈馬華文學的馬來文翻譯與馬來文學的華文翻譯〉,提出對馬來西亞華裔和巫裔在文學上能更多交流的願景。她指出早年不少華裔作家和學者對於馬來語的關注層面極廣,除了將馬來文學譯為中文,1960年代也有作家將馬華文學譯為馬來文,然而時至今日,這樣的交流和比較,並未較之前更深入,仍相當粗淺。林良娥發表〈福州「詩鐘」文化在馬來西亞的傳承與變革〉,介紹福州 「詩鐘」文化如何隨著先民移入砂拉越的詩巫,並從它在內容風格和主體性的變革去考察其在馬來西亞的風貌。

    本次會議的發表雖是論文初稿,旨在以文會友,然而多篇文章已相當完整,整體水準亦頗高,議題涵蓋範圍包括文學、宗教、歷史、社會學,且可見馬台學者的不同視角。本次發表的論文將會經學術審查後交由政大出版社付梓成冊,目前暫時計畫分為歷史和當代研究兩冊出版,以饗中文學界關注東南亞華人研究的學人與各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