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行為力之建構與意識純化之間:朱熹心性論工作坊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google
分享在 twitter
分享在 linkedin

在道德行為力之建構與意識純化之間:朱熹心性論工作坊

時間地點

◎時間:2018年12月25日 (週二) 9:00~17:00
◎地點:政治大學百年樓330103會議室

引言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將在2018年12月25日(週二)舉辦「在道德行為力之建構與意識純化之間:朱熹心性論工作坊」。此工作坊旨在檢視對於朱熹思想的新研究途徑,從不同角度探索朱熹心性論對於當今華人文化主體性的可能影響,並加強跨領域合作(特別是哲學系與中文系),以便凝聚學術共識。

過往大部分台灣研究者接受新儒家(特別是牟宗三)的詮釋架構,借用康德的道德哲學的觀念和問題意識來重建朱熹的心性論。不過,這幾年出現一些新的研究方法,試圖將過往的爭議擱置一邊(如「牟宗三對於康德的理解是否相應?」或「朱熹是否正確地理解孟子的本義?」等),反而回到朱熹的哲學文本自身,以便讓現代讀者直接理解到朱熹思想的原貌。更甚者,東亞以及英美世界的朱熹研究近幾年累積了許多新成果,也提出了新的話題和研究方式(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應該是即將出版的 The Dao Compan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Zhu Xi, edited by Ng Kai-chiu (吳啟超) and Huang Yong (黃勇))。

我們的工作坊旨在思考朱熹的心性論在新時代如何能夠成為當代道德哲學的一環。無疑,朱熹的思維模式有異於當代哲學語言,往往偏向還原儒家文本意義(《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等),也無意像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一般提出哲學命題或建構環環相扣的概念網絡。儘管如此,朱熹一生環繞著「道德行為力如何建構?」或「人的意識如何純化?」等問題,也極為深入思想過道德實踐的許多難題。因此,除了將朱熹僅僅視為一個客觀的哲學史對象,我們也可以借用朱熹的倫理觀來重新思考當代倫理學的種種議題,包括理性與感性的差異、道德理由所扮演的角色、工夫與實踐的關係、道德義務的具體內容等等。

「在道德行為力之建構與意識純化之間:朱熹心性論工作坊」將於2018年12月25日(早上九點到下午五點左右)舉辦,當天不用發表正式論文,簡單的講演稿或PPT就可以(發言時間為20分鐘,再加上30分鐘的討論)。本中心打算於2019年6月再辦一次工作坊,希望參與學者可以發表完整的論文。我們打算將所有論文收錄一本論文集,並且由國立政治大學出版社出版。

召集人:馬愷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林維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發表人(依筆畫姓名排列):

江玉林(國立政治大學法律系)
馬愷之(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張忠宏(國立中正大學哲學系暨研究所)
黃崇修(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黃瑩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梁奮程(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楊得煜(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賴柯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與談人(依筆畫姓名排列):

林啟屏(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
林維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


■議程:

主辦單位: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