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後半葉是中國宗教史劇烈改變的一個時期,也是中國宗教正式邁向現代化、全球化的關鍵時期。當代華人佛教、道教、基督教的口述史研究正在起步,也是提供學術界理解當代華人宗教的重要管道。口述史是歷史書寫的一種,足以建立一個更具社會意識及多元的歷史敍事,提供更豐富的層次。口述歷史可以捕捉個人獨特的記憶和敍述其生命故事,為宗教史賦予豐富多彩的個人面向,並為其賦予生命素質。透過採集和記錄第一手的個人信息與經驗,宗教史記錄了多元而不是單一的聲音,同時讓參與和經驗歷史的宗教人,可以真正地用自己的話語發聲。這種方法可以建構一個非權威性的史觀,以及非中心的宗教經驗脈絡。另一方面,憑藉近年來數位人文技術的協助,宗教場所的地理分佈研究亦成為備受關注的主題。就社會地理學看來,地理研究並非僅能被理解為地形學繪圖,地理位置可能象徵著權力關係、政治取向、種族分布、禁忌等元素,而宗教場所的分佈同樣蘊含多重意義。近來美國普渡大學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已建置Atlas of Religion in China,並正積極開發「中國靈性地圖在線」Online Spiritual Atlas of China (OSAC)此一數位平臺,同時,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其下一個研究群亦在朝此方向發展,這些平臺的建置使得宗教場所地理分佈成為不可忽視的新趨向。

  有鑒於此,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美國普渡大學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擬於2019年6月29-30日(週六、日)在臺灣的政治大學聯合舉辦「當代中國宗教口述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本研討會擬徵集通過口述史研究方法,考察當代佛教、道教、基督教等華人宗教相關主題,以點狀構成線狀的深度描述、分析與比較之研究論文,共同討論並深化二十世紀後半葉的當代華人宗教研究以及宗教場所地理分佈的相關議題。

時間

2019/6/29
|
2019/6/30

地點

政治大學百年樓

A組-百年樓330111會議室
B組-百年樓330106會議室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美國普渡大學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

6/29 議程

08:30-09:00

報到

08:30-09:00

開幕式暨合影

09:20-10:00

專題演講

中國宗教地圖在線:一個研究和教學平台

主講人簡介:

美國普度大學(Purdue University)社會系教授,「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Center on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主任。該中心獲得John Templeton Foundation and Henry Luce Foundation等基金會多年的資助、個人捐助和學校支持,具有豐富的資源進行國際學術網絡的連結,並且與各地大學合作,每年夏天在中國大陸、美國、香港、加拿大、韓國、新加坡等不同地點,舉行全球華人年輕宗教學者的講習,造就不少人才,對宗教學界貢獻良多。他曾獲選並出任歷史悠久的 The 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會長,目前擔任新成立的 East Asia 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會長。

主持人:謝世維

10:00-10:20

茶敘

12:00-13:40

午餐

13:40-15:10 第一場次(A組)

中國基督教本土教派的口述史

講題:「呼喊」的生成: 以一九八〇年代的浙江地區爲例

主講人:徐頌贊(台灣政治大學碩士)

論文摘要:從1982年義烏東陽事件到1983年公安部嚴打,呼喊派事件影响了當代中國教會的發展歷程與認同分化。如何深入研究呼喊派,成為一項緊急而重要的學術工作。既有研究主要涉及政教關係、歷史梳理、教會宣言等,缺乏關鍵當事人的第一手資料,更缺乏理論和經驗的互動研究。本文聚焦於「呼喊」作為一種宗教現象和宗教運動,並如何在1980年代的浙江地區生成並擴散。為此,本文透過整理相關檔案與史料、口述訪談溫州、金華、杭州、寧波等地的當事人,呈現呼喊派在浙江的生成與轉變。同時,本文也嘗試從「聲音」、「場所」與「關係」三個層面,分析呼喊派在身裏/靈裏、堂內/堂外、境內/境外之間的互動關係,以期由內而外揭示這個宗教運動的生成景觀。

主持人:吳昶興

評論人:高晨揚

講題:Revival, Resistance, and Reward: The Criminalization of “Shouters” in 1983

主講人:胡佳音(普度大学/社会学系)

論文摘要:As religions spread to new areas through globalization or develop within a nation’s borders, the legal status of religious groups becomes a critical issue for lawmakers, religious adherents, scholars, and the general public in many different types of societies. In the aftermath of a total ban of all religions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gime has provided conditioned religious freedom to the officially recognized “patriotic” religious groups while imposing legal sanctions on some minority religions who exercise their faith outside of state-approved boundaries. One strategy commonly adopted by the Party-state to restrict religious groups is to stigmatize some as “counterrevolutionary” or “evil cults” and push them into the illegal “black market,” even though some of these groups are considered theologically orthodox and sociologically benevolent. Yet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riminalized” groups in the “black market” or the stigmatiza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fill this gap, this paper focuses on one single case: how the derogatory epithet “Shouters sect” emerged in 1983 and was used to stigmatize and criminalize an amorphous group of Christians who refused to join the Three Self Patriotic Movement (TSPM). In this article, I argue that the creation of the term “Shouters” in 1983 was used to stigmatize and criminalize some groups of Christians, but that this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a means of social control of religion in its particular historical, social, leg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which not only reveals the church-state dynamics but also intergroup relations within Christianity in China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late 1970s and early 1980s.

主持人:吳昶興

評論人:高晨揚

講題:不同政教關係下的召會內外走向

主講人:吳義雲(苏州大学/宗教研究所)

論文摘要:二十世纪后半叶是中国宗教史剧烈改变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宗教正式迈向现代化、全球化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有一个团体特别值得关注,即所谓的“呼喊派”。在基督教内部,它被视为异端,在政府眼中,它被定为邪教,但这个团体自己却绝不承认自己是“呼喊派”。有人将其视为洪水猛兽,有人却把它当作真理的道路。而与其有关的领导者倪柝声李常受,也是饱受争议,在中国他们被视为反革命的政治犯,在美国却被国会肯定他们所做的贡献。直到今天,不单社会大众对这一团体知之甚少,普遍的基督教信徒也是不明就里道听途说,连制定政策的政府部门及各地的执法者都不知道“呼喊派”到底是什么,要如何界定。并且这个团体从1983年浮出水面并被定性为邪教,继而经历大面积的打击之后,并未消没或转型,反而是强劲地发展壮大,他们从廿世纪八十年代不到十万增长到廿一世纪后期的一百八十万,三十年间共增长了十八倍,该团体也从原来的局限的偏远农村覆盖至今天几乎遍布中国的所有地级市,这样的发展速度不单惊人,而且还是在经历两次大范围的打击之下,没有任何的组织机构领导并协调下发展的。到如今,不单基督教里对他们开始进行重新的审视,政府层面也开始修正既有的定性并调整治理的政策,他们内部也开始做出了反应和反思。这一个团体到底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他们与政府和其他基督教团体的关系又是如何演变的?笔者采访了不少的当事人和亲历者,收集他们的口述史和见证,并走访了各地不同模式教会的代表,尝试梳理出这一团体的历史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他们在不政教关系下的演变和走向。通过对这一特殊团体的梳理,不单能记录并还原其不为人知的历史真貌,也可管窥中国宗教政策的演变和历史变迁,同时为中国特殊处境下的基督教家庭教会提供一个发展模式的借鉴。

主持人:吳昶興

評論人:高晨揚

主持人:邢福增

評論人:高晨揚

13:40-15:10 第一場次(B組)

道教與地方宗教(晉、陝)

講題:陝西當代道教發展研究—— 基於口述史料的整理與分析

主講人:潘存娟(陝西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研究所)

論文摘要:

筆者于2012年獲取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陝西當代道教口述史料的整理與研究》(批准號為“12XZJ014”),已合格結項(結項證書號20184325)。本文以該結項報告為基礎,交流對道教人士進行口述史訪談的一些心得,並對項目內容作一介紹。

學術研究,需要根據新的時代背景及其所提供的條件進行創新。新的研究,可從三個方面切入,一為新觀點,二為新資料,三為新方法。產生新觀點最為不易,獲得新資料最為可喜,而採納新方法亦可略有突破。口述史研究方法,是傳統史學方法的延伸,也是當代研究的必然選擇,用於當代道教研究正合時宜。

口述史料可以訴說出道教對自己的內部認知,體現道教作為一種文化系統的內部發展走向。而口述史料具有易逝性,需要及時搶救。筆者在當代道教史料的搶救採集與系統整理的基礎上,期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道教當代史料的不足,探索陝西道教在近百年的發展歷程及其規律。

本課題歷時六年,訪談50多人次,包括年齡在80歲以上的重點對象6位,宮觀負責人20位,其他對象20多位,終南山隱居道士2位;訪談地區涉及西安、榆林、漢中、商洛、渭南、安康、寶雞等;訪談結果有錄影300多小時,照片2萬餘幅,日記3萬多字,轉錄錄音文字約200萬字;目前已發表數篇研究論文和訪談文章。

基於以上口述史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筆者對陝西當代道教發展進行三個層面的梳理解讀,即歷史性解讀、區域性解讀和專題性解讀。

“歷史性解讀”,是縱向梳理當代陝西道教的基本歷史脈絡。在搜集口述資料的過程中,訪談對象的個人經歷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發生的,口述牽扯出的相關歷史事件,交叉串聯,可以部分地還原當時的情況,使文獻史料得以驗證,這種驗證是鮮活的、生動的。

“區域性解讀”,是橫向描述當代陝西道教的基本現實狀況。每一個被訪談的對象,都有特定的活動區域,他們的個人經歷以及相關活動,會反映出陝西道教不同區域的不同特徵,讓筆者建立起一種陝西道教發展的區域概念。筆者對陝北、關中、陝南三大區域的道教進行了差異性與共同性分析。

“專題性解讀”,是選擇性地介紹當代陝西道教的特色事項。筆者選擇的訪談對象多為在道教某一領域、某一方面的代表性人物,其口述資料顯示出當代陝西道教的多方面樣貌,其中如醫道傳承、武術傳承、生態實踐等最為特色。

主持人:謝世維

評論人:​謝世維

講題:“住”與“遊”之間——標準化與在地化之作

主講人:劉雄峰(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宗教翻譯與研究中心)

論文摘要: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在當代華人世界裏,儘管其宗教信仰愈來愈趨向多元化,但其中最能夠代表和彰顯華人之歷史文化傳統者,則當非道教莫屬。就中國社會而言,提及道教,人們自然而然會想到其正一(天師)、全真二宗。它們(二宗)雖然誕生時間不同,在歷史上的發展亦相異,但最終卻成為了各據道教之“半壁江山”的宗派。按照所謂的“標準”(道教傳統規制),道教的正一(天師)和全真二宗,無論是在修行的方式方法、抑或修行的內容等方面都有著一定的區別和不同,而尤以前者(修行的方式方法)表現為——正一(天師)為在家火居,而全真則是出家住觀——之明顯的差異。而自明清以來,這種差異更是因著地域的不同,從而體現出了鮮明的“地方性”(即所謂的“在地化”)。直至今天,在這種“標準化”與“在地化”之作用下,同處於晉(山西)陝(陝西)之邊(北)地的道教,又因著相似而又不同的地域特徵,在修行的形式上,呈現出了在“住”與“遊”之間的不同特徵。首先,位於陝西北部的著名道觀——白雲觀,乃由從山西石盤山(石樓)而來之全真道士李玉鳳於明代所創建,因而是一座典型的全真道觀。但其全真道教的修習方式和內容卻漸漸發生了變化(背離),因為雖然這裏的道士們都“住”在觀裏,可他們大部分卻都有家室且沒有授戒。然後,是位於山西西北部的道觀——岱嶽殿,儘管其創建的年代較早(據載為金代),但這裏並沒有道士常住,一直以來都是由雲“遊”的道士經略著。他們於此落腳一年半載,最長亦不過三五年。而其中大多數正是從陝北白雲觀“遊”來的全真道士。最後,在曾經是“新天師道”(寇謙之所改革的)十分繁盛之山西大同(北魏時代之平城)地區,位於陽高縣之龍門山上的道觀——玄雲觀。這是一座在原有道觀和寺廟舊址上重新創立的道觀。其表現為兼有正一和全真的特徵,而觀裏只有一位道士,其主要是每年一半多(春夏秋)的時間住在觀裏,剩下的時間(冬天)則要回到位於內蒙的自己的家中生活,其修行方式表現為半“住”和半“遊”之特徵。於此,本稿通過對在上述山西和陝西相關地區道觀之道士的口述內容和田野調查所得之碑刻和相關史志資料的分析和解讀,指出了晉陝邊(北)地道教之於“標準化”與“在地化”之作用下所體現出了的“住”與“遊”之間的修行特色,從而來厘清當代中國道教的地域特徵和歷史的發展。

主持人:謝世維

評論人:常志靜Florian C. Reiter

講題:基於地緣的多元和諧與衝突——以口述史方法對太白山宗教文化的考察

主講人:王芳妮(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文章摘要:太白山位于陕西关中地区,横跨太白、眉县、周至等三县,是秦岭山脉的主峰所在。史料中记载祠祀太白神的庙宇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大量的太白神庙在关中地区曾存在,关于太白山祈雨的记载亦十分丰富。太白山宗教文化在历史上为当地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教化作用,使太白神信仰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信仰文化。时至今日,太白山丰富的宗教文化历史遗存依然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历史上宗教文化资源丰富的太白山,民国年间由于战乱,一些庙宇被拆毁或改建他用。上世纪60年代初,虽数量减少但多数庙宇仍完好无损,庙会延续未断。“文化大革命”中,这些庙宇均受到程度不同的破坏,多数仅有断壁残墙或破殿荒阁。笔者在穿越太白山调研时发现太白山各种寺庙遗迹众多,但均无人打理,因此,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和采用口述史料的方式梳理了太白山宗教信仰的历史。太白山宗教文化是依山形成的区域性宗教文化圈,最早是以太白神信仰为渊源形成的民间信仰文化,由于祈雨灵验不断被历代朝廷晋封,逐渐成为了官方的祭祀场所。道教文化进入太白山后,为太白神信仰的巩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并成为太白山的主体性宗教文化。随着佛教文化的加入,中国传统的儒释道三教文化均在此落地生根。而天主教文化的出现,突破了儒释道三教在太白山长期互融共生的状态。太白山最终形成了儒教、道教、佛教、天主教、民间信仰等多种宗教文化共融一山的独特宗教文化现象。太白神信仰的影响范围也从太白山周边各县逐渐扩散到陕西全境,甚至最后扩散到甘肃、河南和山西境内。
治学先治史,治史重史料。在地方性的宗教学研究中,尤其是对现状的调查中,访谈口述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应当引起重视的是,民间信仰具有区域性的特点,有一些信仰传说和信仰仪式的传承者是当地的长者,他们对其有非常深入的了解。地方性的文字资料作为有载体的内容,还有付诸将来利用和研究的希望,而口述资料则有一定的时间性,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所以本文关注传承者口述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以期能够清晰梳理太白山宗教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主持人:​謝世維

評論人:何建明

主持人:謝世維

評論人:謝世維、常志靜Florian C. Reiter、​何建明

15:10-15:30

茶敘

15:30-17:00 第二場次(A組)

公共面向的基督教口述史

講題:尋找真實: 口述歷史中的“沈家埡子反革命暴動案”

主講人:康志杰(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論文摘要:1948年底,鄂豫陕交界地区的武当山脉中,国共两党之战进入胶着状态,战争的结局众所周知,国民党惨败,共产党胜利。战争之后,胜利方在清算中,沈家垭子天主堂成为重点打击的对象;于是,原本一场政治、军事斗争,因为天主教牵涉其中,上报中央,直到1954年结案。
沈家垭子是天主教重镇,雍正初年有西方传教士在此活动,并建立封闭的天主教社区,经过二百余年的发展,社区功能发展到极致,不仅有修道院、育婴院、修女院,还有小学、诊所等文化教育机构。
关于“反革命暴动”,官方文本认定天主教充当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帮凶;而教会文献,特别是口述文献,与官方的观点大相径庭。本文以口述文献为基础,并与官方文本互勘互证,深度还原历史真像,并通过这一案件透视20世纪中期中国的政教关系。
文章框架如下:
一、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冲击天主教会,导致7名中外传教士死亡,天主教与共产党结怨。
二、1948年底国民党宋希濂余部进入鄂北山区,将天主教堂作为军事指挥部,意大利方济各传教士求助国民党伤员,成为天主教参与暴动的罪证。战争结束后,数名中外传教士及教友被捕,1954年审判,中国神职李崇厚、教友管典谟(会长)等因反革命罪被枪决,意大利籍外教士艾国樑等被驱逐出境。
三、天主教除参与反革命暴动,尚有其他反革命罪行:如配合国民党从事间谍活动、反对土地改革、反对新婚姻法,等等。
结语:口述史学对于中国基督历史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展现出多角度、多元化、多层次的特色。近年基督宗教史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教会多处于“失声”的状态,而口述文献以及口述历史研究,则为教会提供了“发声”契机。
基督宗教来华史研究受主流官方意识形态左右,被曲解、被妖魔化的情况十分严重,本文以典型案例为研究对象, 通过整理、分析口述文献(如深藏于档案馆中的“反革命案审讯记录”、学者对当事者的深度采访等),研究口述历史, 挖掘群体记忆,深度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

主持人:袁浩

評論人:林熙強

講題:文革基督教中的符號媒介與信仰實踐(Semiotic Vehicles in Practicing Christianity during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主講人:高晨揚(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論文摘要:Evidences show that the remarkable Protestant growth in China since 1980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late perio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966-1976). When churches were closed down, pastors and ministers were arrested or kept under tight surveillance, it was the lay people who organized Christian secret meetings and were major agents of local evangelism. Taking as a starting point the dilemma that Protestant converts were deprived of religious authorities, but proclaimed to be able to perceiv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ir old and new faiths, this article proceeds to examine the role of material mediation in Chinese religious field in general and Protestant religious practices in particular. I propose that the non-essentiality of material mediation characterized Protestant religiosity. Moreover, the anti-superstition discours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had been justified by modernist paradigm of religion that accentuated individual inwardness and discredited external material and social world, a paradigm that had its roots in Protestant Christianity.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ctivists and Protestants shared a similar view regarding to how different forms of sign functioned and were evaluated, giving Protestantism an edge over its rivals in local religious arena under the sweeping destruction of religious sites and objects. Presenting and analyzing stories about a spirit medium and his Protestant exorcist in Pingtan Island, Fujian, I show that Protestant semiotic ideology that prioritizes words over things has played a prominent role in this extreme period.

主持人:袁浩

評論人:林熙強

主持人:袁浩

評論人:林熙強

15:30-17:00 第二場次(B組)

道教與地方宗教(冀、魯)

講題:山東道教宮觀發展與信仰傳承

主講人:馬惠娟(南京理工大學/社會學系)

論文摘要:本文將以對山東濟南、萊陽和長島三地道教宮觀的田野調查和訪談為基礎,探討山東道教信俗的傳承及宮觀管理的發展變遷。經過20世紀的政治、經濟變遷,以及生育觀念、家庭模式的相應變化,山東道教宮觀在神職人員傳承、信眾發展、信仰傳承等方面都經歷了一系列發展變化。本文涉及的宮廟傳承部分,將包含宮廟管理、宗教事務及神職人員等要素;信仰傳承部分,將包含地方信仰、民眾認知及參與等要素。地方政府對道教、民間信俗的認識和支持力度,對地方道教的當代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亦將納入本文探討範圍。

主持人:林振源

評論人:潘君亮

講題:香火、靈驗與行好: 冀南鄉村民間儀式專家的口述史

主講人:徐天基(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論文摘要:冀南鄉村活躍著一批民間儀式專家。他們以看香爲手段替民衆看事兒,這些宗教服務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求子、求財、問事、看病、功德的累積與轉換。依照地方術語,這些被表述爲「栓娃娃」、「還娃娃」、「看香」、「破祟」、「表功」、「許功」、「還功」。在民間儀式專家中,一部分人叫做香頭,一部分則稱之爲表功師傅。兩者就儀式的邏輯而言相异,但都以“行好”作爲道德勸誡和禳解的主要方式。表功師傅在當地又分爲兩類,一類是唱和詞贊爲主的文表功師傅,一類則是以跳神附體爲主的武表功師傅。
文章通過田野考察的方式,對十二名表功師傅和香頭的個人生活史進行梳理,試圖通過對他們口述史的整理與研究管窺當代中國1980年代後基層社會宗教實踐與宗教政策之互動。

主持人:林振源

評論人:高振宏

講題:冀南地區榔梅派道士傳承歷史初探

主講人:羅丹(中山大學/哲學系(珠海))

論文摘要:河北省邢台市東八縣(東邊八個縣)現存民間道士一百人多。他們主要師承三個派別,分別為:武當山榔梅仙派,自稱為『孫祖』派;全真龍門派,自稱『邱祖』派;全真華山派,自稱『郝祖』派。其中,在該地所發現的武當山榔梅仙派道士是此派別向北方發展的一個新證據,並可證明這派道士尚有傳人,而非文獻所記載的失傳。
這些榔梅派道士分佈於平鄉縣、廣宗縣、巨鹿縣、任縣等,以平鄉和廣宗居多。從現存的資料可知,他們的傳承歷史與平位於鄉縣的河古廟有著重要的關係。河古廟是當地榔梅派道士的主要廟宇,并藏有一定數目的科儀本及法器。本文以當地的榔梅派道士口述歷史,以及河古廟相關的文獻材料為基礎,試圖整理當地榔梅派道士的傳承歷史以及發展狀況。

主持人:林振源

評論人:林振源

主持人:林振源
評論人:潘君亮、高振宏、林振源

17:30

晚宴

6/29 精選照片

6/30 議程

08:30-09:00

報到

09:00-10:30 第三場次(A組)

宗教傳統的消長與口述史

講題:1949 後中國基督教的生存與復興:家庭的宗教角色

主講人:袁浩(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

論文摘要:中國基督教在1949年之後的全能政治下如何生存?自文革後期以來的四十年基督教在鄉村中國與城市中國又是如何相繼走向復甦、復興?過往研究主要從宏觀處境尋找基督教在中國生存與復興的原因,比如,政教關係、社會變遷及文化適應等。本研究計劃從微觀的家庭出發,探討中國基督教生存與復興運動中家庭所扮演的宗教功能。

本文採用的核心概念是家庭,主要從兩個層面來界定其內涵:作為地理空間的家庭,以及作為親屬關係的家庭。過往四年筆者從事於當代中國基督教的口述歷史研究,透過深度訪談與參與觀察而發現:作為地理空間的家庭,與作為親屬關係的家庭,無論是在基督教生存還是復興歷程中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信仰維繫的紐帶、家庭成員的歸信、基督教傳播的發動機、宗教領袖逃避國家管制的庇護所、孕育與生產社會資本等。

主持人:康志杰

評論人:黃克先

講題:家庭歸信:溫州基督徒大衆歸信的一種 模式

主講人:張杰克(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

論文摘要:學界一般將中國農村基督教熱視為文革後的現象,其中疾病、不幸和社會網絡關 係被視為基督教在農村傳播的主要原因。然而,溫州基督徒在文革結束之前與之後, 都存在著所謂大眾歸信的浪潮。本文通過田野調查與個案分析的方法,試圖揭示溫州 基督徒的家庭歸信模式,它一直以來是溫州基督徒人數增長的基本模式。本文一方面 認為,疾病、不幸與社會網絡關係共同對溫州基督徒的歸信產生影響。另一方面,這 些歸信原因,不只導致了疾病與不幸中的危機者的歸信,而且也帶來了其他家庭成員 的歸信。家庭歸信的發生,與宗教靈驗並無直接關係,而與歸信儀式及其觀念基礎有 關。這種儀式,不僅反映了家庭至親共同體中倫理秩序與靈性秩序的結合,同時包含 了歸信者宗教身份的轉變,其中對偶像(迷信品)的拒斥與上帝-魔鬼的宇宙二元 論,使得一種以家庭為單位的宗教身份的存續成為可能。

主持人:康志杰

評論人:黃克先

主持人:康志杰

評論人:黃克先

09:00-10:30 第三場次(B組)

道教與地方宗教(閩、贛)

講題:王者再臨:九龍江兩岸迎送代天巡狩儀 式的「恢復」與「非遺化」

主講人:洪瑩發(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專題研究中心)

論文摘要:禳除瘟疫一直是華南區域地方社會重要的民俗與儀式,儀式的進行方式與地方社會及區域民俗有著重要的關係,依據地方特色與習俗形成送走瘟疫的儀式。在閩南區域複合道教科儀與儒家祭祀禮儀,並與在地民俗及模擬官府儀式等,創造出一套豐富的祭祀儀式,包含王醮、王府祭祀、陣頭、王船等民俗儀式,相關儀式隨著移民往外擴散,包含臺灣與東南亞都是其影響範圍。在二十世紀初期隨著改朝換代的動亂,以及後續的文化大革命,讓各式宗教活動一度暫停,後於1978年改革開放後逐漸恢復,閩南區域的民間信仰也開始逐漸恢復,包含迎送代巡儀式。但在2000年後,隨著經濟發展與信仰復振,相關儀式開始被恢復,本文即選定福建漳泉嘉交界處的九龍江兩岸為研究範圍,包含現在廈門市與龍海市的部分區域,大概是清代海澄縣、龍溪縣的舊區域為主。主要描述其恢復的情況,包含大概的儀式與類型,並描述其區域的情況,並特別將重要個案討論,並分析其「恢復」時遇到的狀況,尤其是不同區域的差異。而在儀式恢復的過程中,「非物質文化遺產」又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恢復的過程中,居民透過「非遺」有著不同的想像,包含儀式合法化、地方發展、觀光開發等,相關儀式在2006年入選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則以「閩台送王船」入選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成為非遺的過程中,或是成為非遺後,又對儀式與地方產生怎樣的影響,以及後來透過「跨國加盟」的方式,邁向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之路,所產生的跨國交流,又會如何產生怎樣變化,希望透過本文理解迎送代巡儀式的恢復與相關變化,以及與現代社會互動下的情況。

主持人:常志靜 Florian C. Reiter

評論人:巫能昌

講題:從莆田地區口述檔案論湄洲媽祖信仰的重建與意義

主講人:于明華(莆田學院(福建省)/媽祖文化研究院)

論文摘要:本文運用莆田學院執行完成《媽祖信俗非物質文化遺產檔案研究.實踐篇》的口述資料,根據包括「申遺特殊貢獻者」、省、市等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在內的受訪者對莆田和湄洲地區媽祖宮廟與信仰重建的參與過程與親身經歷,諸如重建湄洲媽祖廟的過程、媽祖祭典儀式和音樂的設計編排、媽祖傳說故事的蒐集與編輯、媽祖旅遊及文化創意產業的開發,乃至於申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工作,探討在開放政策後,媽祖信仰起源地的當地信眾如何找回媽祖,重新建立媽祖信仰的元素。
從當地受訪者的口述資料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媽祖信仰如何在莆田、湄洲等地恢復與重建的細節事項,甚至是受訪者或參與者的態度和反應,藉以呈現信眾與信仰之間的互動實況,得以深入探究在恢復與重建的過程中,媽祖信仰與信眾、乃至於當地社區之間,如何重新連結、如何重新對信眾或社區產生意義。猶有進者,還可觀察、探討在「申遺」之後,國家政策對媽祖信仰的影響,以至於信眾心態的變化和社區從事信仰活動性質的差異,都可作為我們更為細膩地了解媽祖信仰起源地之信仰面貌演變的重要基礎。
釐清莆田、湄洲地區的媽祖信仰樣態後,我們可以提出一個「祖廟-子廟-(移民)社區(含信眾)」的議題討論模式,探討湄洲媽祖廟在當前媽祖信仰活動中的角色和譜系關係,藉此提供學界關於「湄洲祖廟」議題較為缺乏的當地資料和比較觀點,冀能補充學者討論的基礎。

主持人:常志靜 Florian C. Reiter

評論人:洪瑩發

講題:道壇與宮觀的互動與流動:贛東北道教儀式的恢復與再創造(1978-2018)

主講人:林振源(/)

論文摘要:

主持人:常志靜 Florian C. Reiter

評論人:常志靜

主持人:常志靜 Florian C. Reiter

評論人:巫能昌、洪瑩發、常志靜​

10:30-10:50

茶敘

10:50-11:50 第四場次(A組)

數位人文與華人宗教研究

講題:空間視野與地方知識:臺灣民間宗教與空間分析的回顧與展望-以中央研究院為例

主講人:洪瑩發(/)、范毅軍(/)、張智傑(/)、廖泫銘(/)

論文摘要:

主持人:​林敬智

評論人:林敬智

講題:數位人文平台在華人宗教研究上的利用與前景:以臺灣大學DocuSky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為例

主講人:胡其瑞(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

論文摘要:
在當代的人文研究場域中,利用數位方式進行研究工作已是常態。然而,有別於傳統以數位資料庫進行檢索的研究方法,在本文中,申請人將介紹由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所建置的「DocuSky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如何協助華人宗教研究者,將個人的研究資料,透過平台工具的轉檔機制,建置成為個人化的雲端資料庫,並協助研究者進行經典文本對讀、田野調查資料整理、地理空間資訊呈現等研究取徑。藉由對該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建置理念的闡述,探討數位人文研究方法在華人宗教研究上的可行性與其未來的發展性。
數位人文研究是近年來新興的研究領域,主旨在探討如何透過數位科技的協助,以創新的人文研究方法,啟發研究觀點,擴展多元宏觀的研究視野。而數位人文研究平臺,則是在數位人文的研究理念上誕生的新產物。藉由平台的建置者提供研究者一個可以上傳或便利取得所需研究文本的網路環境,並在此平台上進行資料庫的建置、研究文本的分析、地理空間資訊的套疊,以及其他數位化資訊的呈現。而這些在以往只能交由資訊專業人員才能完成的工作,現在在本數位人文學術研究平台裡,都可以讓人文學者自行完成,並且可以用來驗證研究假設、尋找研究觀點,甚至是開啟更多的研究問題意識。特別是近年來華人宗教學界開始重視田野調查工作,如何利用DocuSky將個人的田野調查成果與研究文本結合,透過數位人文平台的建置而呈現在地圖之上,做更為立體與空間化的觀察,將是當代華人宗教研究者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研究方法。
由於數位人文平台大大降低了人文學者進入數位資訊世界的門檻,因此,我們希望透過對數位平台的介紹與演示,讓更多華人宗教研究學者能夠嘗試使用數位人文工具以進行個人的學術研究,並進而對數位人文平台與工具進行反餽,讓Docusky的使用更加貼近使用者的需要,成為研究工作上的神兵利器。

主持人:​林敬智

評論人:林敬智

主持人:林敬智
評論人:林敬智

10:50-11:50 第四場次(B組)

道教與地方宗教(溫州)

講題:溫州地區道教地方組織的現代化路徑:1935—2015

主講人:祁剛(​廈門大學/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

論文摘要:隨著現代國家歷史的書寫,傳統地方道教組織的現代化的路徑形成及其轉型過程,先後受到來自政治、法律、經濟以及意識形態的衝擊,進而在不同程度上影響了其組織構造的因應與變化,且在不同地方顯現出不同路徑的多樣性與複雜性。爰此,本研究以溫州各縣地方道教組織的現代化之路為主要內容,在檔案、志書、科儀文獻等教內、外文獻調查的基礎上,充分展開并吸收對不同代際道士的口述成果,以其內在體驗者的獨特視角與個人經驗,深入考察不同時期、不同形式的地方道教現代化策略,并對其歷史經驗有所檢討與反思。

主持人:張超然

評論人:張超然

講題:近現代的地方精英、社會與宗教組織:以溫州的道教協會為中心

主講人:潘君亮(Université Paris Diderot/Langues et Civilisations de l’Asie Orientale (LCAO))

論文摘要:從授籙中心到「門圖」,道士們一直試圖用不同形式的合作與聯盟進行自我管理與組織。近現代新的宗教組織範式的傳入,迫使道士們重新審視他們的組織形式,力圖取得與國家對話的渠道,道教協會也應運而生。在道教協會的框架下,道士與地方社會、廟宇以及政治力量的關係正經歷一場重塑的過程。本文將以對溫州的道教協會的觀察為基礎來說明道教協會不但為一些傳統悠久的道士增加政治資本,并且使一些沒有傳統的道士得以提昇自己的社會地位,成位地方上的道士新貴。

主持人:張超然

評論人:張超然

主持人:張超然

評論人:張超然

11:50-13:00

午餐

13:00-14:30 第五場次(A組)

佛教口述史

講題:上個世紀中期以來峨眉山尼眾組織發展情況口述研究——演妙法師訪談錄

主講人:謝健(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論文摘要:因為明清時期屢受皇家敕封的緣故,峨眉山聲名遠揚,是四川地區較早發展出完整僧團組織的佛教名山。然而作為名聞遐邇的佛教機構,峨眉山的尼眾組織卻是在上個世紀中期才開始發展並逐漸成型的。本文通過對峨眉山佛學院演妙法師的訪談,從個體口述史的角度還原出峨眉山尼眾組織半個世紀以來的發展形態,並就“性別與佛教”等理論話題展開討論。

主持人:譚偉倫

評論人:譚偉倫

講題:常熟興福寺佛教教育的歷史變遷與現代發展

主講人:孔雁(宗教研究所/上海社科會科學院)

論文摘要:興福寺是六朝時期建立的一座千年古刹,位於江蘇省蘇州市常熟市。常熟地處中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的“長三角”核心地帶,東倚上海,南鄰蘇州,西接無錫,北與南通隔江相望,是全國縣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江蘇佛學院法界學院即坐落於此,該院是經國家宗教局批准,由江蘇省佛教協會主辦,常熟佛教協會承辦,以學修並重,專弘華嚴(以研究生方向培養)的高等佛學院。江蘇佛學院法界學院的前身為1914年9月月霞法師創辦的華嚴大學。華嚴大學是中國近代第一所以“大學”命名的佛教專業高等院校,並培養了常惺、慈舟、持松、戒塵、了塵、靄亭、智光等一批近代佛教復興的僧界生力軍。後因各種因緣阻礙,校址從上海前往杭州,後來隨著月霞法師遷到常熟興福禪寺,並改名“法界學院”。月霞法師圓寂後持松法師繼主法席,惠宗、潭月二師相與輔弼,續辦法界學院,培養了葦舫、葦乘、正道、福善、智開、默如等一大批僧才。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停辦後,常熟興福寺的佛教教育已停滯半個多世紀。2014年,在臺灣華嚴蓮社認歸祖庭的推動下,現任興福寺方丈慧雲法師開始凝聚教界和學界的智慧與力量創辦法界學院,恢復興福寺的佛教教育。一方面,把“僧伽教育”擴展至“四眾教育”,推動佛教教育“社會化”。另一方面,以弘揚華嚴學為己任,力圖改變“千篇一律”的佛教教育模式,量力而行又“獨具特色”。不論是興福寺佛教教育的光輝歷史,還是其在當代的恢復與發展,對我們瞭解近現代佛教教育都是非常有價值的案例。

主持人:譚偉倫

評論人:譚偉倫

講題:東北地區”大仙”信仰的民俗化與佛教化——對梅河口市“大仙”信仰的口述史調查研究

主講人:姚婷婷(文化及宗教研究系/香港中文大學)

論文摘要:本文以口述史的方法,對吉林省梅河口市“大仙”信仰的發展狀況做一歷史回顧,並分析此一歷史過程中“大仙”信仰的民俗化與佛教化兩個向度。梅河口地區自康熙十六年(1677)至光緒四年(1878)隸屬於滿清皇家圍場——盛京圍場。該地區自開禁以來人口不斷增加,在民國時期已成為東北地區的一個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和交通樞紐。當地在未開禁之前,民間盛行薩滿“跳神”,而伴隨著民國年間及新中國成立初期從華北而來的移民潮,民間薩滿與隨移民而來的“四大門”信仰漸趨結合,形成了東北地區獨有的“大仙”信仰。新中國成立至“文革”結束,“大仙“信仰與其他宗教同樣受到嚴重打擊。一方面“大仙”被官方歸為“民間迷信”而被禁止,但另一方面其作為一種“民間習俗”卻得以在民間存續。及至如今,“大仙”已被視為東北的一種民俗,遇事求問“大仙”則成為一種民俗性活動。 “大仙”的延續依託於家族傳承,公共場所的仙堂及廟宇已全部消失,“大仙”信仰逐漸失去宗教性。同時,“大仙”也逐漸傾向於依附佛教:“大仙”時常自我宣稱為“佛家”弟子,在宣傳佛教教理的同時勸導人歸信佛教;而佛教方面則是致力於歸化“大仙”,將其送入寺院或轉化為佛教的“護法”。鑒於“大仙”信仰在東北地區的獨特性和廣泛性,本項研究對於理解東北地區民間信仰的歷史及其在當代的發展變化都具有一定意義。

主持人:譚偉倫

評論人:徐天基

主持人:譚偉倫
評論人:譚偉倫、徐天基

13:00-14:30 第五場次(B組)

城市道教(上海、北京、香港)

講題:1949 年以來的上海道教發展和當代叢林歸併

主講人:巫能昌(復旦大學/歷史系)

論文摘要:報告將以口述訪談記錄為基本資料,結合田野實地考察,從道士、信眾、廟宇等方面來梳理1949年以來上海道教發展的基本情況,並對道教宮觀的恢復和發展情況,及其過程中的「叢林歸併」現象進行分析,以期揭示當代城市道教和民間信仰的互動關係。

主持人:羅丹

評論人:祁剛

講題:地方全真與宮觀恢復:1980 年以來的北京道教發展 主講人:呂燁(/) 論文摘要: 主持人:羅丹 評論人:馬惠娟

講題:當代港澳道教的發展模式探索:兼論口述史對宗教史建構的效用與局限

主講人:李志誠(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

論文摘要:由於近代殖民地的歷史背景,香港與澳門兩個位於中國南方邊陲的區域在十九世紀中葉至二十世紀末都被排除在中國大陸的政治統治之外。兩地深受百多年的西方殖民統治影響,中西方的宗教都在當地華人社會得以長時間發展。在相對開放的宗教自由氛圍下,道教仍然是兩地華人主要的宗教信仰之一。近代港澳道教的歷史淵源都可追溯到與廣州府區域的交往,許多現今在港澳地區歷史悠久的道教傳承都是由廣府人士創建。在十九世紀中葉往後百年間,粵、港、澳三地儘管在政治管轄彼此分隔,但地方文化與民眾流動卻是互相共通。隨著中共建國後,大批移民因政治與經濟動盪由中國內地遷徙至港澳,香港道教藉此移民潮得到蓬勃的發展。其後由於六十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的影響,港澳與中國內地的宗教交流陷於停頓。澳門由於左派在「一二·三事件」後成功奪權,使到道教在當地的社會生存空間受到壓抑。另一邊廂港英政府則成功鎮壓左派發起的「六七暴動」,使到香港免於中國內地政治風暴的直接制宰。
文革過後,中國於七十年代末推行改革開放,在八十年代進一步落實宗教政策,內地與港澳的宗教交流再度開啟。由於內地道教百廢待興,香港道教藉此以其人力與物質支援協助內地道教重建。原初在二十世紀中葉前多只與廣府地區交流的港澳道教,逐步被納入全國道教網絡的一環。港澳道教自八十年代起逐漸從地方道教跨越到與全國不同宗派背景的道教宮觀交流,當中既存在對原有廣府道脈的接續,也有湛新跨地域網絡的建構。這是國家大傳統與地方小傳統的碰撞,同時也是新傳統的誕生。這一系列的交往在港澳於九十年代末分別回歸中國後得到進一步發展並延續至今。本文將會綜合過去筆者對香港及澳門道教領袖的口述史訪談及各類文獻材料,嘗試歸納出港澳道教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至今的發展特色。當中會指出港澳道教在政教關係、教內連結及宗教發展上的轉變,並著力勾勒出港澳如何在既保持原有地方特色但又致力與內地道教合作的動態過程。儘管兩地回歸中國已逾二十年,但港澳地區所傳承的地方道教文化與管理體制仍然保持既有模式,甚至因藉中國道教的復興而有了更繁榮的發展。在研究的過程,筆者發現口述史訪談對重現宗教人自身視角的歷史敘事起著關鍵的作用。即使是宗教團體的領袖也可以從宗派與機構團體的大論述裡有限度解放出來,將個人的生命史與集體的宗教史相互交織,以補傳統文獻資料記敘的不足。但口述史的構成也會因應不同時刻與環境的因素而受到諸多影響,其實踐也難免存在困難。在探討當代港澳道教的發展模式時,本文也會揭示口述史在當代宗教史建構的價值與局限。

主持人:羅丹

評論人:​羅丹

主持人:羅丹
評論人:祁剛、馬惠娟、​羅丹

14:30-14:50

茶敘

14:50-16:00

綜合座談

主持人:謝世維
引言人:楊鳳崗、譚偉倫、邢福增、常志靜

6/30 精選照片

A組參與人數上限60人,
B組參與人數上限30人,
6月24日(至23:59)或額滿即截止報名。

*國立政治大學交通資訊頁面:https://bit.ly/2KOVIw0
*校園接駁公車時刻表:https://goo.gl/OQdCA6
*會議皆不提供論文集紙本
*現場供應飲水,請自備隨身水杯

政治大學百年樓

A組-百年樓330111會議室
B組-百年樓330106會議室

*聯絡人:
張靖委 y70187@nccu.edu.tw | 02-29393091#62216
施慧侖 amyshih@nccu.edu.tw | 02-29393091#6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