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者:林淑芬/ 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劉國英教授應本中心邀請,擔任跨文化哲學講座系列VI講座,分別於11月14日(三)、11月19日(一)發表「超越歐洲的歐洲理念︰柏托什卡的靈魂關顧學說與孟子的哲學人學」與「文化肌膚與文化交互理解的現象學 : 理論與實踐」演說,並於11月15日(四)在紫藤廬接受中心博士後研究員高長空、林淑芬的訪問,訪談成文稿將刊載於中心網頁,並擇要刊載於《沃草烙哲學》。劉國英老師此行亦於中山大學發表演說,並於「哲學談淺淺」節目接受主持人文化大學吳豐維老師的訪談,同時也參與「2018世界哲學日plus台灣」的相關活動。
劉老師接受訪問時,述及自己學習的三個階段︰中學時期、大學時期、負笈法國求學時期。中學時期的劉老師喜愛各項體育活動,至今仍對台灣當年少棒的榮景如數家珍(1969年金龍國小代表的中華少捧隊首奪得世界冠軍),大學時期從社會學系轉哲學系,恩師勞思光教授不走中國哲學本位研究,而將中國哲學放在世界的脈絡之中(in the world),對他日後從事跨文化研究所產生的影響,留學法國時期,與博士論文指導教授德桑蒂(Jean-Toussaint Desanti,1914-2002)建立深厚情誼,德桑蒂是德希達、傅柯等人師長輩的法國重要哲學家,二戰期間因參加地下抗德運動而加入法國共產黨,並曾是法共內重要理論家,後脫離法共,仍屬於廣義的法國左派知識分子。勞思光則一直是自由主義者。但德桑蒂與勞思光都是民主的捍衛者。不論是勞思光先生或德桑蒂都是專業的哲學家(professional philosopher),同時又是公共知識份子,哲學之於他們而言,是一種志業(vocation),作為一個vocational philosopher,他們所注的問題、所使用的語言,都是朝向公眾。「你在學院的成功不代表有很大的成就,因為這種成就不會在歷史上留下來,光是學術的東西,影響很有限…」,勞思光先生和德桑蒂教授所代表的公共知識份子形象,是劉老師一再強調的哲學作為志業的典範。
劉老師也在訪談中談到自己如何開始致力於跨文化哲學的研究,他運用梅洛龐蒂的「交互世界」(interworld)和「肌膚」(la chair, flesh)的概念,來建構文化哲學的理論。前者意指我們關於世界的概念雖然在形式上意指一個整體,但從具體內容上看,我們關於世界的觀點都是交匯而成,因為每個人的觀點都是有限的,所以必須透過或換位或交流來建構對於世界的觀點,「交互世界」概念是梅洛龐蒂承繼並改造了胡賽爾晚期的交互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而成;而交互世界之所以可能,在於主動和被動的交織,人總是「被感」,而能「去感」,梅洛龐蒂透過la chair翻轉了傳統自康德以來的觀念論以「能感」為上位、「被感」為下位的傾向。以「肌膚」取代「肉身」來翻譯la chair(flesh),除了迴避基督宗教中心論外,也是因為「肌膚」更能捕捉這樣一種在區分內外之前所必須要的條件,它同時是能感和被感、主動和被動的交織。從「肌膚」到「文化肌膚」,則是要揭示跨文化交流經驗的被動性和主動性,這種由下而上、由被動到主動的過程正是跨文化哲學由實踐到理論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