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出版社於2019臺北國際書展「大學出版社聯展區」舉辦系列講座,其中2月15日第二場次講題為「山水之路:審美感受在當代的意義」,邀請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蔡英俊教授主講,並由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廖棟樑教授擔任與談人。
這場講座聚焦兩個部分:第一,介紹蔡英俊教授新書《游觀、想像與走向山水之路:自然審美感受史的考察》之出版緣由與研究旨趣;第二,討論自然山水的審美感受能對當代產生什麼意義與影響。
走向山水之路 出版緣由與研究旨趣
《游觀、想像與走向山水之路:自然審美感受史的考察》是政大出版社刊印、國立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策畫的叢書之一。本書不同於以往研究山水詩多集中探討其義界與起源,或解讀詩人在山水題材上的創作技巧,而是試圖透過游觀和想像的心智活動去追索外在自然世界所以成為觀照對象的歷史脈絡。
廖棟樑教授在講座開場時引言:「自然是文學最初、也是最終的課題,人們時常要面對自然,在自然的懷抱中養育,也在自然的氛圍中終結自己的人生。跟自然展開對話,其實就是生命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既然自然與人、與文學有這麼緊密的關聯,那麼若要瞭解中國傳統士大夫怎麼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就必然從古典山水詩的問題切入探析。
因此,蔡英俊教授說明,他的研究首先是從西方的自然概念談起,然後梳理中國自然、天下、天地、萬物、山水等詞彙意涵的變換與轉折,進一步理解魏晉南北朝感受知覺對象的移轉與美學概念的形成,並繼而探討在時間的壓力下,謝靈運、柳宗元、白居易、王士禛、龔自珍、魏源、陳三立等文人如何展現作品中空間安頓自我的力量。這其實隱含每一個時代通過不同「自然」概念的名詞,動態地表現對外界事物的感受性。
廖棟樑教授於是評論蔡書:「作者試圖把山水詩看作一個過程,社會跟主體性的身分通過這個過程被形塑出來。這本書研究的重點有三個部分:第一,每個時代的人是如何通過山水來理解內心世界;第二,他們如何認識或表述所面對的自然外在環境;第三,探討每個時代前後、新舊之間,山水概念是否不同。」
召喚感受知覺 自然審美的當代意義
承續自然審美感受於不同時代轉變的議題,廖棟樑教授指出,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研究中心成立「中國文學之美學感受性」子計畫,就是要重新省思感性在當代的意義與概況,如同《繪畫與眼淚》一書所叩問的:現代人觀看圖畫時為什麼不再流淚?為什麼會缺乏深刻的感受?同樣地,面對自然山水或文學藝術時為什麼感覺如此的貧乏?
蔡英俊教授接著表示,他的論文雖然是一個古典文學傳統的研究,最終仍要回歸當代,意即現代人面對外在自然世界,我們該怎麼召喚感受知覺,尤其是視覺。就美國心理學家阿恩海姆的說法,視覺是主動性的搜尋,是觀看世界最重要的感受方式,是人挖掘意義的第一步。視覺知覺在觀看的同時其實已經在思考,感受與思維、理性無法全然切割開來。座談中,蔡教授還生動地在白紙上畫了一個圖像(見第二張照片),請在場來賓講述意涵;並揭曉圖片要傳達的是:有一隻長頸鹿正在經過窗戶的動態歷程,以此強調視覺感受需要學習與培養的重要性。
最後,蔡英俊教授總結地說:「有一個外在世界,當我們張開眼睛要開始去辨認它的時候,是與我們生存的意義有關的。我們要看什麼?我們在找什麼?要怎麼看?每個時代都有其觀看的方式。我們跟這個世界找到怎樣的連接點,也是中國傳統文學所要一直強調的。」
對談結束後,蔡英俊教授也解答讀者有關王國維「以物觀物」和「游觀」意涵的提問;並且接受華人文化主體性中心的採訪,談論研究山水詩的學思歷程、對王夢鷗「語言美學」的看法,以及未來研究方向。華人文化主體性中心將以此訪問素材錄製一段廣播,尚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