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去年疫情開始擴散時,「華人思維模式」研究群舉辦關於技術哲學的讀書會(截至目前為止共十一次),目標為理解台灣與全世界正在面臨的形勢,且進一步思考華人傳統與當代的思維模式,是否可能提供概念及思想工具,藉以反思當前危機的文化條件以及想像克服危機的可能性。
為此,本讀書會選擇將香港當代學者許煜的研究作為主線,首先閱讀其《論中國的技術問題—宇宙技術初論》(英文版2016年),其次以其《論數碼物的存在》(英文版2016年)為閱讀對象。透過閱讀與討論,讀書會成員獲得更詳細關於當代技術哲學的知識,即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西蒙東(G. Simondon)及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與技術現象相關的不同詮釋與概念化工作。但就成員而言,許煜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將該歐洲技術理論與文化多元性連接起來的方式,以此探索華人傳統思維如何將「器」與「道」兩概念間關係界定在文化世界中技術現象的地位,並且強調與西方技術概念的差異之處。
雖然參與者都肯定許煜動機的重要,特別是從文化多元角度,反思當代技術科學之意義的必要性,但同時也提出與討論其他可能的分析方式。例如,本讀書會也閱讀且討論薛鳳(Dagmar Schäfer)《工開萬物》中關於宋應星的詮釋,或者在公共討論時,也常反思東方主義、西方主義、民族主義等成見是否影響當代的技術與文化,即重新評價當代化與傳統思維之間的關係。
關於許煜《論中國的技術問題—宇宙技術初論》讀書會,請鎖定本中心臉書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