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與照顧—人文學如何承接社會受苦的現場?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google
分享在 twitter
分享在 linkedin

創傷與照顧—人文學如何承接社會受苦的現場?

本中心電子雜誌C-Culture Zine製作「創傷與照顧—人文學如何承接社會受苦的現場?」專題,回顧「華人倫理實踐研究群」於2019年12月16-17日所舉辦之「創傷與照顧」研習營,透過與來自心理學、精神分析等多元領域的與會者對話,深化對「照顧」的討論,展開「照顧哲學」與「照顧主體性」視域。

本專題共收錄:〈照顧哲學芻議—療癒性的交談與回復性的共同關懷〉、〈現象學與創傷療癒遭逢之路〉、〈隱喻、哀悼與渡化〉、〈政治暴力創傷與照顧的倫理學〉、〈從劇場看台灣原住民的歷史創傷與療癒〉、〈迴響—極限處境的倫理思考〉等六篇精采文章。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暨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主任林遠澤以〈照顧哲學芻議—療癒性的交談與回復性的共同關懷〉為題演講,論述生物醫學無法提供我們對人的觀看,醫療習慣以病理學的方式進行思考,但要談照顧最後都要回到「人」以及他所在的現場,因此才要由人文學拓展觀看人的深度。但是什麼是「照護/照護」(care)?除了要有療癒經驗的交換之外,也應該有哲學的反省才能將問題深化。「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致力於發展照護哲學、融合理論與實踐,企盼未來能發展「照護哲學」的學程。對此,林遠澤老師提問:「如果我們有『照顧哲學』,這樣的哲學可能是怎麼樣的型態?」

點擊閱讀〈照顧哲學芻議—療癒性的交談與回復性的共同關懷〉:

政治大學哲學系汪文聖教授以〈現象學與創傷療癒遭逢之路〉為題演講,除了回顧現象學與創傷療癒之間的對話之外,也提及與實務研究者的接觸,包括現象學心理學與療癒的交會,以及與余德慧的對話經驗。

1999年,汪文聖在〈創傷的記憶或遺忘?——一個時間現象學的探討〉一文中,首次結合哲學及創傷療癒;2001年,在〈現象學方法與理論之反思:一個質性方法之介紹〉一文中提及,不少實務的質性研究者,多以胡塞爾或海德格的現象學理論及方法為依據,但不論是胡塞爾或海德格本身所談論的理論與方法,和實務研究者所運用的方法間常有一些落差,如果能適當地連繫兩者,那麼,不僅能提供實務研究者強有力的理論支持,更能幫助理論研究者對現象學有更紮實的體認。

點擊閱讀〈現象學與創傷療癒遭逢之路〉:

國際精神分析學會的歐洲代表 Jonathan Sklar教授以’The Finding of Trauma in Metaphor and Psychosomatics’為題演講,一開始,Sklar談起了佛洛伊德的「自由聯想」(free association),他認為這是佛洛依德非常有創見之處。什麼是「自由聯想」?就好像你坐在一輛公車上,看著車窗外出現什麼,你就說出來,一幕一幕地說,這樣談話的方式,是過去前所未有的。Sklar以這樣的方式,來表述佛洛依德的「自由聯想」,他也就接著採取這樣的方式呈現他的演講內容。組合了各種不同的題材與內容,包括藝術、宗教、文學、建築、還有人的身體的各種隱喻,他以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加上臨床發現的症狀,將藝術與症狀二者結合來講述。而他特別要強調的便是在精神分析中隱喻的運用與功能,隱喻是重要的媒介…

點擊閱讀〈隱喻、哀悼與渡化〉:

雷蒙‧普安卡雷醫院小兒神經暨肌肉障礙科臨床心理師及巴黎笛卡兒大學心理學院講師 Nayla Debs以‘Political Violence, Trauma and The Ethics of Care’(政治暴力、創傷與照顧的倫理學)為題演講,她首先提到凱薩琳.瑪拉布(Catherine Malabou,文中以瑪拉布稱呼)在她的著作《新傷者》(The New Wounded)中,挑戰近百年的精神分析中以性和慾望作為出發點,用詮釋的角度瞭解創傷的方式。對瑪拉布來講,這種方式或許可以理解較早期的創傷與暴力的形式。但她認為,由於人類已經邁入了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會產生新的暴力形式,這種新的暴力已經異於上個世紀──例如猶太人大屠殺、種族清洗、文化滅絕的暴力形式,當代所面臨的毀滅性,已經沒有辦法用精神分析既有的方法作為主要框架來理解。因此,Nayla Debs 要重新探討:瑪拉布的論點是否正確?她也要重新檢視,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提出的創傷理論這個典範,在當代是否真的已經失效?

點擊閱讀〈政治暴力創傷與照顧的倫理學〉:

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員余安邦以《劇場做為一種照顧行為》為題論述,在表演藝術、創傷經驗與歷史性的連結中,「人文臨床」(Humanities-clinical Studies)的想法不只是放在古典意義下的「臨床」場域,而是發生在我們的周遭、社會甚至是一個族群部落當中。因此,他帶領大家進行一場「與現象學及詮釋學保持一點距離,才看得比較清楚一點」的旅程。他用阿美族太巴塱部落的劇場、行為藝術導演阿道.巴辣夫.冉而山(Adaw Palaf Langasan)的故事,來談劇場如何能做為一種照顧行為,來回應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經驗、心靈創傷以及倫理療癒的可能。導演是整個人都投入於「人生的劇場」裡──也就是說,將個人的歷史與生命,與他的整個族群歷史及生命,鑲嵌在一起。

點擊閱讀〈從劇場看台灣原住民的歷史創傷與療癒〉:

在〈迴響—極限處境的倫理思考〉中,由青年學者們分別針對受性侵害少女的照顧、從罕見疾病的照護談倫理的極限處境、安寧照顧與哀傷陪伴、政治暴力創傷療癒等四個創傷議題,與實務工作者一起從哲學的角度進行討論,最後總結出四種限制。

點擊閱讀〈迴響—極限處境的倫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