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類當前面臨諸多生存困境,亟需從傳統文化汲取行動實際的意義根源。像是自然生態的保護,就急需有道家精神的基礎。面對臨終關懷與科技物欲造成的心靈空虛,佛教則相當能提供意義治療的作用。而因應長照與社區治療的需求,由儒家的人際網絡所構成的支援系統,也可以扮演重要的角色。為使本中心在「華人倫理實踐」的研究向度上,能有正確的方向指引,我們因而特別在此次《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回顧與前瞻論壇》活動中,邀請高雄醫學院黃光國講座教授、輔仁大學心理系宋文里教授、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李瑞全教授與蕭振邦教授,就相關議題發表卓見,提供建言。
時間地點
◎ 時間:2018年12月4日 (星期二) 09:30~16:30
◎ 地點:國立政治大學井塘樓313會議室
場次
場次一 | 講題:「本土心理學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講者:黃光國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榮譽教授) 與談人:李明輝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
場次二 | 講題:「華人/本土・文化主體・文化主體性:文化的 療遇時刻」 講者: 宋文里(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與談人:陳婉真(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 |
場次三 | 講題:「儒家生命倫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講者: 李瑞全(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與談人:汪文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
場次四 | 講題:「道家環境倫理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 講者: 蕭振邦(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 與談人:汪文聖(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 |
講者簡介
黃光國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榮譽教授) | 美國夏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台灣大學心理學系教授、國科會卓越計劃主持人及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現任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退休後擔任榮譽教授、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講座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為科學哲學與方法論、本土社會心理學。結合東西文化,以科學哲學為基礎,發展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與本土社會心理學。 著有《人情與面子》、《知識與行動:中華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學詮釋》、《社會科學的理路》、《儒家關係主義:哲學反思、理論建構與實證研究》、《反求諸己:現代社會中的修養》等。 |
宋文里 (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所長) | 國立清華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天主教輔仁大學兼任教授。美國伊利諾大學(Urbana-Champaign)諮商心理學博士,專長領域為文化心理學、藝術心理學、文化的精神分析、宗教研究、批判教育學。 著有〈穹窿:重寫一個關於性的象徵初型〉、〈以啟迪探究法重寫碟仙〉、〈負顯化:觀看借竅儀式的一種方法〉、〈意義的浮現:自由素描與意識的探索〉、〈創真行動:閱讀史瑞伯的一種他者論意義〉、〈療遇時刻:理心術與療癒的多重文化交叉論述〉等論文。 譯作包括愛德華.魏爾森(Edward O. Wilson)《人類本性原論》、哲若姆.布魯納(Jerome Bruner)《教育的文化︰文化心理學的觀點》、保羅.普呂瑟(Paul W. Pruyser)《宗教的動力心理學》,及卡爾.羅哲斯(Carl R. Rogers)《成為一個人: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等作品。 |
李瑞全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兼任教授) | 李瑞全教授早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受教於唐君毅、牟宗三等當代新儒家門下,1977年負笈於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哲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後曾先後任教於東海大學哲學系、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 現為中央大學哲研所兼任教授,專長當代新儒家哲學、康德哲學、休謨哲學、中國哲學、生命倫理學與應用倫理學等。自1998年開始,他是台灣「人類基因醫學國型研究計劃」之倫理法律與社會意涵部份多年的研究計劃主持人,並創辦多屆生命倫理學國際會議,推進台灣之生命倫理學之研究與發展。 |
蕭振邦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 | 蕭振邦教授現為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專長有方法學、環境倫理、中西美學、中西哲學思想比較研究、中國大乘佛學,著有專書多本,並多次獲得國科會計畫研究獎勵。 |
主辦單位: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