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宗教性研究群的構想與規劃

分享在 facebook
分享在 google
分享在 twitter
分享在 linkedin

華人宗教性研究群的構想與規劃

***活動紀錄***

◉ 政大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B研究群中心副主任 蔡源林老師 Lunch Talk
◉ 演講題目:華人宗教性研究群的構想與規劃
⊙時間:2018年10月15日(一)中午12:00-14:00
⊙地點:政大研創中心350325室

蔡老師以圖片呈現東西方不同宗教和平共存的例子。首先是土耳其伊斯坦堡的聖索菲雅教堂,它一開始為東正教教堂,伊斯蘭帝國佔領後君士坦丁堡就變為鄂圖曼帝國的伊斯坦堡。聖索菲雅教堂內東正教聖像遭毀,改為無偶像崇拜的伊斯蘭式教堂。2世紀土耳其實施政教分離,聖索菲亞教堂便還原其歷史原貌,既有東正教亦有伊斯蘭教之象徵。另一為中國甘肅蘭州的蘇菲道堂,伊斯蘭教在中國已相當本土化,此堂外觀看似道教寺廟,亦題寫中文字,但實為伊斯蘭教的教堂。

關於何以導致文明衝突,有理論將衝突之根源指向宗教差異,異宗教文明在地理空間上的重疊導致衝突。舉例而言,西亞地中海沿岸的黎巴嫩及以色列處在基督宗教與伊斯蘭教的文明斷層帶,而南亞印度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斷層帶則產生東南亞與南亞地區等衝突。但此理論恐有簡化之嫌,斷層帶亦可能成為和平共存帶,但國際媒體往往關注衝突多於和平融合。

蔡老師以華人宗教主體性談此問題,對此論點提出反思回應,並檢討世俗化與後世俗化理論。世俗化理論是傳統社會人文學科理論。在20、21世紀宗教難免沒落,重返的宗教是政治化的宗教。現今已不太適用此理論,取而代之的是後世俗化理論,此為本研究群採用的重要理論。後世俗化理論認為世俗化理論已不適用,也認為不能透過以西方文明為中心的理論來解釋宗教現象,應以多文化中心出發建構宗教與現代性、後現代性之趨勢,對此,本研究群將以華人文化中心出發探討。

自古宗教衝突不斷,西方與伊斯蘭文明之衝突的代表為十字軍東征,此衝突亦造成文藝復興與地理大發現,促成東西方文明交流。在亞洲的多元宗教,亦出現三教會通、儒教倫理實踐滲透佛教和道教、佛教和道教儀式混合等現象。不同的宗教混合亦產生新興宗教。

B研究群的研究架構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為宗教重返的後世俗社會研究。這一部份內再細分為三。其一,宗教重返與後世俗的神學與哲學探索,此研究會利用 Charles Taylor、John Rawls、Jürgen Habermas等學者的理論及著作來進行探討。其二,關於華人宗教多元包容傳統的論述,例如儒、佛、道、三教合一的新興教派。此研究將著重華人宗教多元的當代現象的詮釋,希望能夠對此一現象細緻的掌握。其三,臺灣多元宗教現況的理論義涵。根據「宗教多樣性指標」(RDI),臺灣為全球頂尖,但這一指標其實還是低估了臺灣單一宗教或教派內部的多樣性,因此希望透過這一研究,能對台灣多元宗教的現況有更清楚的掌握。

第二部分為世界諸宗教傳統之比較研究。此研究旨在釐清宗教上一神/多神與排他與否的關係,相關主題如:聖戰/十字軍、基要主義、新傳統主義等。此外,政教之間的互動也是影響宗教排他性的關鍵。因此,東、西方傳統的政教關係比較也是一個重點,其可分為以下不同的政教互動模式來處理:政教合一、分工合作、分離等。此外,透過對跨界群體的個案分析,本研究也希望梳理文明衝突為「斷層帶」或「交融帶」的爭論,主要研究對象有:中國穆斯林、藏傳佛教及華人基督宗教等。

第三部分為當代華人宗教田野調查研究。華人寺廟在移居地的建立,往往標誌著移居者落地生根的決心。因此,社、廟、寺觀、宗教師的社會網絡將會是此番田野調查的重點,以利對傳統華人宗教與地方社會的再思考。另外,近年國際學術界開始積極使用「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一詞,以區別以往因過於注重全球化而對於在地化的忽略。此研究也將關注當代華人宗教的「全球在地化」(glocalization),希望透過田野調查對當代在地的佛、道、新興教派等有新一番認識。另外,在跨區域的比較研究方面,本研究希望納入除台灣以外的華人居住地區,以做為臺灣本土經驗的不同參考座標。其中首要當屬中國大陸,此研究計畫將秉持學術本位,以學術為導向去做田野,和當地學者進行溝通。另外,在東南亞華人方面,本研究將首先考慮馬來西亞。台灣受到日本殖民時,宗教傳統上有受到改造。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早先受英國殖民,英國在宗教上採取較放任的態度,因此當地華人還保留的宗教傳統還可能比台灣來的原始。至於東北亞等地,如日本或韓國,明年若有多餘資源才考慮,現階段主要集中在中國大陸和東南亞兩個區域。

B研究群一共涉及宗教、政治、社會、中文等四大領域,跨學科核團隊的整合是執行中的重要一環。團隊內部將定期進行團隊會議,與其他研究群合辦工作坊以及學術會議來分享交流彼此的研究成果,以利更新進度。在跨國研究計畫的參與方面,本次計劃將與美國普渡大學(Purdue University)、荷蘭格羅寧根大學(Groningen University)和香港中文大學合作。另外,本次計畫將積極參與社會實踐與影響力的提升,希望透過接觸民間團體或文創機構,找到人文學科的「產學合作」模式,讓政府與民眾等各界看見人文學科研究的價值。


 

現場問答摘要:

林遠澤老師:請問B群是否已經有計劃之後想展示什麼比較具體的研究成果。

蔡源林老師:大概來說,我們可以建構出一個華人宗教的包容的理論模式,以及清楚研究這個理論在哪些實踐場域如何體現,這樣可以對文明衝突等說之差異造成的問題提供一個華人的模型。

林遠澤老師:我很好奇華人宗教中這個有特色的包容性來源是什麼?

蔡源林老師:我對華人宗教的包容性比較不抱浪漫想法。我主要從政治的制度面來理解這個問題,因為華人傳統上由政治比較強勢地主導宗教,所以宗教比較被限制在民間社會與私領域中;這和西方政和教都很強勢,至於最後妥協為政教分離,就有很大差異。當然,基於臺灣的民主政治的情況,很有趣的是現在政治的主導性也不那麼強,所以就有西方的傾向跟包容的傳統共存。

郭承天老師:我補充一點。華人文化主體性其中的多元包容面向,不只是方法論、認識論、本體上的多元包容,也包含之前談的後世俗化的問題,我們也可從這一方向發展新的論述。至於其起源或本質問題還要進一步探討。但更有趣的是,我們如何和西方文明對話呢?其實基督教早期也是很多元包容的,但是在康士坦丁會議後,乃至於康德的普遍主義思想,反而把早期的多元包容精神淡化了。因此在研究華人宗教時,就進而發現原來基督教早期的情形很相似。另外,我在研讀一些腦神經科學跟心理學的研究時也發現,東方人的思維方式比較偏向整體性、多元性的,西方人則是理性的、邏輯性的思考。這可能也和中國到底有沒有哲學思想這個問題有關。東方的思維方式不僅注重知識,但也充滿了感性的、宗教性的思維方式,而其實我們去觀察西方的源頭的思維方式,事實上也是這種多元的思維方法;所以透過這裡我們可能能夠找一些東西方共同、相異之處,來尋思如何反省現代受近代哲學思維方式主導的情況。

蔡源林老師:不過我還是很想挑戰這種以思想模式解釋事實的觀點,我還是比較注重政治制度化的面向。

郭承天老師:這或許從歷史上來看是一種平衡或角力的狀況。而像是中國官方思想的無神論事實上在民間是沒有多少代表性的。

林敬智老師:我想討論除了制度跟思維方式之外的第三個方向,是菁英文化或知識分子文化跟民間的差距,這兩者跟它們之間的溝通者,三者之間如何相互影響,產生文化溝通,這是我關注的問題。文化溝通事實上也透過一種非文字而是圖像的或對話的方式達到,這對宗教會通產生很多影響。